大家都在搜

菩提林吓洪:错过饿了么有遗憾,但现在不会了



文/温泉

“我们在等待这样一个时机,做成金融衍生品平台。”坐在记者对面,菩提创始人林吓洪显得胸有成竹。

菩提是全球第三个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――在这个平台上,人们可以对有明确结果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。人们可以为自己看好的结果进行押注,预测正确的一方,并将赢得错误一方的赌注。这一切都可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运行,执行这一切的,是智能合约。

智能合约所展现的无限可能,让这个硅谷资深“码农”感到兴奋。林吓洪非常笃定,预测市场不是个小玩意儿。未来,智能合约技术将真正改变传统金融业,让许多合同的执行自动化,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、降低交易成本。

八年前,林吓洪拒绝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合伙创业的邀请,只身一人赴美读书。

他不避讳,这个拒绝曾经多少让他感到有些遗憾。但,现在不会了。

往前跑一点

进入区块链领域,源于技术带来的“洞然而开”的感觉。

2015年,林吓洪在硅谷进入了职业的“迷茫期”――从2011年开始,他在硅谷眼见到一波一波的创新浪潮,让人兴奋的新创意和新突破层出不穷;可是到了2015年,他突然觉得新的idea没有了,科技媒体上的报道都是大公司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。这让喜欢挑战的林吓洪觉得“没意思”。

唯一吸引他注意力的是以太坊。2015年7月30日,以太坊正式上线。林吓洪第一次在以太坊上运行智能合约时,发现它能够基于区块链来跑一段全球唯一的一段代码。他回忆:“那种感觉是,就像可能最早你接触IOS,发现可以做应用一样。你不知道能做什么应用,但是你应该干吗?买iPhone的股票!其实那个时候也是,我之所以能坚持持有以太坊,就是差不多在那个时候,我看到了一个未来。”

这个未来,是智能合约技术带来的“代码的唯一性”所展现的未来。他进一步解释,比特币的价值就在于“唯一性”,一个币就是一串唯一的代码,不会变成两个,也不会突然消失,这叫做“唯一性”。智能合约技术所带来的“代码的唯一性”指的是,一段跑在区块链上的程序具有唯一性。这会大大激励优秀的程序员――过去代码并不具有唯一性,大家都是抄来抄去,代码具有唯一性之后,别人要调用一段代码,就要付一定的手续费。

这让林吓洪成为参与以太坊早期发展和讨论的一批人之一,也让他发现,区块链领域还有无穷的可能性。

观望了两年之后,2017年年中,林吓洪辞掉了供职近四年的Edmodo安卓工程师工作,创办了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市场预测平台――菩提。

关于这次“纵身一跃”,林吓洪解释,当时感觉信心上、时机上都是“对的”。彼时,智能合约已经落地两年,也有一些国外很优秀的案例涌现出来,可是仍有缺憾。他回忆:“在我那时候看来,行业没有基于区块链的真实的应用,很多人就是发发币,发完币就是在炒概念。所以,我当时个人看好预测市场在区块链上的应用,所以我就选择做。这个概念从2015年被提出来,到2017年,两年多了,什么也没出来。所以我当时就想说,那我来做,目标就是把这个东西落地,在区块链上来做。”

当时还有别的机会,比如公链和其他区块链应用。

公链的机会被林吓洪暂时排除。他对公链的生态关注颇多,发现目前公链的方向已经足够多,而且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或者理论基础,来确保现在的各个方向有可能会做出来一两个公链。他并不觉得公链这个方向有太大的问题。

“我担心的反倒是上层的应用。所有人都在做公链,没有人做应用。你做了一堆公链,这有点像盖了无数的楼,结果都成鬼城了。”林吓洪认为。但在众多的区块链应用中,牵涉众多关联方的应用,落地会更困难。他举了个例子,比如电商的物流,要确定货物在某个时间的具体位置,每一步都需要确认中间关联方,牵涉环节太多,很难在区块链上跑起来。

预测市场却是一个难得的能在当时的条件下实际落地的应用。林吓洪考察了多个方向,发现区块链在当时的限制非常多,比如它不能放大数字、不能做大规模的计算、出块时间也很慢。这种情况下,很多应用是跑不起来的,但是预测市场能够容忍这些缺点。

尽管区块链的基础设施――底层公链并不成熟,但是林吓洪认为,时机虽然还是偏早,但是也不能太晚,太晚的话江,问题都解决了,就没有机会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不是当时最火最赚钱的创业方向――最火最赚钱的创业方向是交易所。但林吓洪自己有扎实的技术积累,并且他自己最擅长的方向是智能合约。他自己解释当时的考虑:“首先我做的动机是希望能够真的推动这个行业的技术往前走,而不是纯粹的赚钱。我一贯以来的思路就是,我要专注做区块链本身的行业方向,而不是开交易所。”

改进先行者

2017年年中,全球已经有两个预测市场应用:Augur和Gnosis。

在林吓洪看来,这两个应用都有各自的缺点:

先说Augur。他介绍,Augur就是用户可以创建任何预测对象,规则是预测的结果一定要可验证。比如说想赌一个球队输赢,是可以的;但如果赌说两个明星到底结婚了没?这个结果不一定是可验证的。Angur 推出了一个币叫 REP,预测结果出来了,用户可以拿自己手中的币,投到最终事实的那个结果。

如何保证投票结果是符合事实的? 本质的原理是“囚徒困境“――一个对的结果,一个错的结果,如果投了对的结果,就可以把错的结果钱拿走,这种机制下,投票的人都会投对的结果,因为投对的结果对自己最有利。

可是在现实中,Augur的投票结果有可能与实际不符。如果有人赌错了,他可能买大量的币投出一个错误的结果,然后智能合约自动运行,把自己的大额损失拿回来。

再说Gnosis。它解决方案是这样:每当结果出来,它指定一个合作方,把结果打到区块链上,来作为一个可信实体帮助仲裁结果。这有点像一个部落里的长老,大家有争议时就找长老,他来帮助解决问题。

这种方式很高效,但问题就是又变成了“中心化”的思路。 如果网站被黑客攻击,网站半天甚至半年都没反应的话,智能合约上的钱很可能就拿不出来,这也是一个很大问题。

菩提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――“循环仲裁机制”,这是菩提整个商业创意的核心。

它借鉴了 Augur 的思路,可以用菩提币来参与“仲裁“,投票数居多的结果胜出。如果有人认为这个结果不符合实际,可以抵押更多的菩提币来投出一个不同的结果。依此类推,直到没有人有异议为止。说出真相的人会获得撒谎的人抵押的菩提币,撒谎的人会失去所有抵押的菩提币。

林吓洪举了个例子,比如世界杯的一场比赛中,韩国队战胜了德国队。如果事先有人预测是德国队会赢,事后为了挽回损失,他输入德国队赢的结果。有人看到之后,就会出比他多10%的菩提币来投“韩国队赢”这个结果。如果前者不甘心,还是要投德国队赢,他必须再多抵押10%的菩提币。但是,他的这个结果会很快被别人驳回,因为这不符合事实,别人再抵押更多的菩提币投票,会获得更大的回报。这样一直循环往复,除非撒谎者手中拥有超过51%的菩提币,否则不会撒谎成功。但是,如果撒谎成功,整个系统会坍塌,菩提币价值会归零,即使撒谎成功,也没有意义。

“这其实很像现实中‘公正’的产生过程,经过初级人民法院、中级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,给一个案件最终定论。”林吓洪打比方。

不后悔错过饿了么

这套机制,未来最大的应用场景,是金融衍生品。

“区块链其实就在做一个事情,就是把所有的股票证券、慢慢的搬到区块链上。一旦有一天这个东西搬上来了,那下一步是什么?就是金融衍生品。此时我们这个协议就能够被用来设立金融衍生品。”林吓洪预测。

实际上,菩提目前正在做这样的工作。“我们目前正在与合规的金融衍生品的服务商合作,做技术上的对接。我们欢迎他们把我们当做一个事实汇报机制,他们来基于自己的应用场景来开发产品,实际的产品到底怎么玩,是他们来定义的。”林吓洪向记者透露。

不过,林吓洪也坦承,目前菩提的产品确实遇到用户增长的难题,问题在于目前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所带来的用户体验问题。出块慢、每一笔交易都要交手续费等问题都在困扰着整个行业。

不过,目前菩提在硅谷的15人团队正在努力完善产品并积极与各种应用场景合作,等待公链技术成熟的时刻。

这是让林吓洪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的事业,这距离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邀请他成为第四位合伙人的2009年,已经过去九年时间。

林吓洪并没有假装不在意,他坦率地表示:“讲实话,有时候我确实会觉得有一点遗憾。现在肯定不会了,因为现在在做一个自己非常喜欢,又很有前景的事情。”

他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清晰的认知,并且不认为某个时间点的某个选择是完全具有决定性的,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是人的特质。

复盘自己和饿了么的缘分,他认为错过是有原因的。

和饿了么的第一次擦肩而过是因为理想。林吓洪印象很深刻,2009年张旭豪邀请他加入的时候,他自己要出国的想法很坚定。当时他在腾讯工作很出色,面临的选择不止出国和饿了么,还有腾讯的挽留。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国,“就一个理由,出去我混不好大不了回来,出去了如果混得好了,那你不出去你会觉得,哎呀,当初我要是出去了,你看我就是某某某某。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想法你又不去,其实即便是在这里做得再好,你都会有一个那样的念想,所以这是我个人的一个选择。”

现在翻过头来看,他坦言即使当时加入饿了么,也未必能坚持下去,因为饿了么一路走来也非常坎坷。林吓洪告诉记者:“”大家看到的是饿了么后来九十几亿被收购的风光无限,但是我看到的其实是从2009年到2012年以前,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。作为朋友,我们一直有交流,他们曾经经历过创始人只剩下一个人,经历过团队基本上没有钱,经历过融资融不到。试想一下我那时候加入,可能我也在2010年离开。”事实上,2016年饿了么也邀请林吓洪加入过,林吓洪甚至回国看过一回,但也没有加入。他总结,“始终那个不是我感兴趣的方向。你不能说因为这个东西赚钱,然后就去。尤其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强的理想主义者,我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超高的执着。你让我改,除非我自己觉得这个路不通,否则的话谁也劝不走我。”

而技术这条路,林吓洪是扎扎实实走过来的。尽管一路上,很多人认为他不适合做程序员。

他对这一路坚持的总结是:“我觉得我自己是比较自我的一个人,我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。我不喜欢定位我自己,如果有一些新的想法,让我特别的兴奋,我肯定义无反顾去做,什么都拦不住我。所以我觉得是个人的一个性格特质吧,一方面我是比较执着追求一些东西,另一方面我又是比较喜欢挑战,比较好奇的那种。”

共和党议员:福西可能弊大于利